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各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同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的政治联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已发展成为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联盟,对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电 话:0532-55761055

    Email:zuzhibujd@126.com

    地 址:北校区行政楼307房间

     

    • 团结之家、民主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温暖之家


    新时期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 
                        
    来自:  发布: andong
    时间: 2015-04-30 09:32

    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资源。几千年来,多民族共同生息繁衍,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由于民族发展与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如何科学看待复杂的民族和民族问题,探究其深奥的规律,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学界专家学者们不懈的追求。到今天,无论是从学科构建的基础上去加以探究,还是从致力于现实问题的求解中去探索,我国的民族理论研究可以说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把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概括为十二个方面,表明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体系。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正确看待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民族问题”等重大理论问题,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提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方针。

    笔者认为,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今后应着重朝五个方向进行努力——

    一、理论研究深刻化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民族理论研究已经走过了近94年的历程。从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理论的研究是从关注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开始的。早期的民族理论研究,更多地体现在对政策制定的直接参与或间接参与上。另一个明显的贡献,则是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金炳镐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我国民族理论学科的构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从早期对经典的解读与诠释,到后来对相关概念、范畴、范式的建构,再到相关理论与政策的结合,今天的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已经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关的民族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宽度,具有相当的水准,民族理论领域的拓展工作已基本完成。

    因此,中国民族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即力求在基础性理论研究中实现新的“深加工”,把一些基础理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并尽可能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实现多角度的开放与合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体现民族理论自身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又要搭建起与其他学科交流的话语平台,并在理论研究上与国家舞台全面接轨,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为国家决策服务为己任,从各个层面加强理论研究的实用性,从而实现理论研究的现代转型,不断丰富其“精深”内涵。

    二、实证研究常态化

    有史以来,人们对真理的笃信在于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对于民族理论这一学科而言,其研究的价值归属与目标取向是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也就是说,对民族理论的研究只是一种手段性的探索与归因式的梳理,其目的是为社会现实服务。同时,现实的印证更是民族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需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民族问题和民族互动形式。这种现实国情,要求理论工作者对民族理论的研究不能只是书院式的研究,而要更多地走出书院、放眼社会、研究现实,也就是开展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规律,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和理论分析研究相结合,就容易得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进而促成相关合理建议的出台。

    从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在未来的民族理论相关研究中,实证研究不可或缺,而且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在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事象纷繁复杂的国情下,我们要积极倡导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奔向社会,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同时,要把各种理论的研究同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并不断习惯于实证研究的常态化,从而使相关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方法研究多样化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者一个学科,对理论本身的探讨必不可少,方法论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很多理论问题如果没有实现方法论的转化,那么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其晦涩的一面,而看不到其中蕴藏的生命气息与动力源。

    一直以来,我国关于民族理论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理论表述和理论思维的创新,而对于方法论的探讨与自我革新似乎不够。尤其在当今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更加需要整合式的思维。民族发展的时代感十足,民族问题的多因素关联,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出新的方法,对民族发展与民族问题加以认识和厘清。

    从方法论上看,我们对民族理论的诸多探索,其方式方法的更新速度,总的来说是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如何构建起一整套方法系统,是我国民族理论研究获得新突破的一个关键。未来的发展,时代的呼唤,真理的归因,关于民族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成为必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学会取我所需,为我所用。比如,民族理论的近亲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都有一些经典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他如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和理念,也值得我们吸纳。而理工科惯用的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图示结构分析等方式方法,更宜引入我们对民族问题的定量研究。

    四、现实研究专题化

    作为方法论的一种延伸,将现实问题研究专题化很有必要。因为各种类型的问题都会在表现形式或成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我们进行专题化的现实问题研究提供了可能。

    在我国现实中,尽管各种民族问题纷繁复杂,但是其中诸多事象具有类属性。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化的研究。这作为方法论本身,则具有十分明显的可操作性。我们要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事象进行专题化的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实验式的剖析。同时,研究结论的针对性较强,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社会现实服务。在对于有关民族的现实问题进行专题化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采取多种分类标准,选取不同参考系,进行不同的专题归属,再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全面性结论。

    五、经验研究经常化

    当今世界,信息、知识无限增多、拓展,多种思潮相互激荡交锋,民族领域的思想斗争依然错综复杂。面对开放的世界,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我们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勇于突破意识形态的某些束缚与限制,把民族看作是超越国家、超越政治体制的一种历史现象,把民族和民族问题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放在具体国度与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还要把握民族在不同国家制度下的内在演变规律,既要做到客观、全面,又要克服简单化与碎片化,防止忽左忽右的倾向。在理论研究中慎思,在制度设计中缜密,在现实实践中借鉴。

    总之,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未来社会发展是多变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我们所探讨的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更多的是基于规律性判断和现实需要的应对与考量。当然,各种探讨都是有益的,因为各种探讨都是观照未来的瞻望。客观地讲,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向是多元的。这也是多元时代的必然要求。



  • 版权所有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党委统战部 鲁ICP备12030896号